传记作文10篇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网 发布于2025-05-15 19:05:57 高中作文 2 次
导读:本篇高中三年级高三优秀作文《传记作文10篇作文600字》是由其乐教育网整理发布,本站发布优秀作文范文,作文素材,好词好句素材,您常看多写作文才能有助于作文水平提升!
作文摘要:该篇《传记作文10篇》的作文为高三作文,由作者“inspector”与大家一起分享,体裁为其他作文,600字作文,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全文,你觉得作文中哪段或哪句写的最好呢?同时,你发现哪里有错句或错别字吗?请点击这里评论吧!
篇一:作文——传记_900字 所谓(为);规则(择); 精力充沛(配);打扰;增添(舔); 严厉(励);既……又(即); 幼稚(智);经历(励);百草园(原); 承载(乘);游牧(牡);承受(乘); 迫不得已(破);有一次(又); 嘻嘻哈哈(喜);聪明;出;不像(想); 光芒(茫);爆发(暴);困惑(域); 再(在);个性(各);棉花(绵)
畏惧;愚蠢;迎接中考(古); 通知书(同);宽阔;曾经;掌握(撑); 技巧(记);沉稳(成);懂事(董); 漫长(慢);迟钝(顿);陌生人
1、虽然已经温暖的春天了。 2、那是1996年3月28日晚,那便是一个伟大的 日子。 3、我的人生就这样曲折。(丰富) 4、在一个较为寒冷的旱春凌晨两点钟有一个 新的生命闯入了这个世界。 5、当家的结果他,谢天谢地地狂笑着、喜悦 着…… 6、孙女——孙子 7、一年一次回家。
8、我的活动范围很小,只有我们家二亩院子里 的菜园与牛棚里过的。 9、我从生下来到至今已度过了16个春夏秋冬。 10、在我过完五岁生日的第二个星期的有一天。 11、正在做饭的妈妈高兴地忘了往米和盐。 12、我在初一时,学习比较认真地;初二也是 一样,比较认真。 13、我的过去就是那么快乐,那么有趣。(第 一段结尾) 14、家里的牛羊,跟伙伴们一起到山上去放牛。
15、我天天不来上课。 16、我也有追求,我也有口渴。 17、我考上了内初班,这意味着我进入了青春 期。……在这三年的青春期中。 18、这个原因我还多次被我的姐姐受打过。 19、因我妈要田地里干活。
结构安排: 1、童年时的我十分幼稚。 2、上小学时的我十分调皮。 3、上初中时的我充满希望。
题目:我已经历过的十五年 三、四岁——五岁——十四岁——十五岁
1、 童年——青年
2、 (1)小时候 (2)五彩斑斓的青年 (3)独立自主的少年生活
它衣尔自传 阿拜编年传 回忆我的人生 回忆15年 《阿合尼亚孜》传
• 人物形象要鲜明突出。 • 要有具体的事例来凸显人物形象,详略得 当。 • 语言要有自己的风格,或生动有趣,或平 实感人,努力做到有文采。 • 要从多个角度来表现人物形象。 • 结构布局要合理,力求创新。 • 切忌写错别字,切忌逻辑错误。
篇二:传记与作文_5300字学习是最容易的事
但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
语文传记复习指要 及作文写作审题指导
1.阅读材料1则:
一般选择古今中外那些内容丰富且思想性强、反 映社会时代风貌特点、体现人类精神品格的人物传 记、回忆文章、悼词、墓志铭、评传等现代文传记 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其传记主人公大多为中外历 史名人,如著名政治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等。
2.试题数量:4题。 3.试题分值:25分左右。
4.考查方式: ①客观选择题:五选二。主要考查点:对文 章中的重要句子和观点等内容的分析理解能 力。分值:5分。 ②主观笔答题:共3题。 第(2)题:主要考点:为提炼概括信息(传 主形象的分析概括题 ) 分值:6分。 第(3)题:主要考点:传主功绩的概括 分值:6分。 第(4)题:主要考点:对传主身上表现的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评析。分值:8分
人物传记考查的重点:
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对展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的评价(一切文 学表现手法在传记中都有运用); 对作品社会价值的判断。
备考热点 : 一、(1)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示例:邓肯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 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4分) (2)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 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这句话/这 段话/这几段话的含义及作用。 示例:文本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 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如何?(4分)
(3)要求表明自己的观点,按照题目要求 ,结合文本/现实/自身体会,去论证这一观 点。这类题目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考新题型----探究题,人物传记文本探究题设题角度: 1传主人物身上表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传记文本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艺术特色; 3传记文本独特的社会价值。
大致可分如下几类。 ①.文本研讨类 例: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
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②.个性解读类 例: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
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 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③.技巧分析类 例: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
“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
④.知识积淀类 例: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
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可见文学对人的生活和 事业具有影响作用,你是否也读过一些让你坚定 信念或改变观念的作品?请你谈谈感受并说明理 由。
⑤.联系现实类。 例: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
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 !”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传记的特点:
真实性(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对人物评价 客观公允) 生动性(把人物写活)一要选材典型;二要把握 细节描写;三要叙行录言
传记类别: ①第一人称(自传): 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③第三人称(他传): 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 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考查要点 : 1、传记的人称(第一、第三人称) 2、传记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顺叙、倒叙; 以事件为序) 3、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 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1、时间变化 2、地点变化 3、职位(工作)变化 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 不同之处等)方法: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 格。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传记解题提示
(1)筛选整合信息要点:
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 ②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 ③文中的概括句; ④文中的过渡句;
选择题中,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
①意项增加或减少;②表述对象变化;③角度转 换;④语境转换;⑤正面和反面转换;⑥限定、 修饰语变化等。
(2)理解分析句子含义: 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 )、深层含义(象征、比喻 、双关、言外之 意。把握句子所在的文段的中心意义。 (3)体会评价选材剪裁: 看材料和中心、人物、主题的关系的处理, 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 新颖、有力。 (4) 领会把握结构安排: 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 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 曲折有致。
(5)分析运用表现手法: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 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 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作用: 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 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 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 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
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6)鉴赏分析形象主题: 人物的经历、性格,典型的材料,作者的议 论抒情。 (7)漫谈认识探究问题: 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 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 探究题答题要领: 1有明确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 3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4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答题格式及层次 : ①、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 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 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 ②、分点陈述理由; 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整 体把握,内引外联。(内引外联的解题方法:内 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 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 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 ④、总结自己的观点; ⑤、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原则: (1)探究所持的观点应该是健康、合理的 。 (2)探究要有依据,要立足文本,从文本 中寻找佐证自己观点与看法的材料与依据, 但又不囿于文本。 (3)探究不能任意发挥,无限开放。 (4)答题时一般先亮出观点看法,后依据 文本进行论证分析。
思考要点 • 一对人物(高考选材可能是正面人物题 材)的探究评价: 辩证分析 • 1、 主观思想——客观成就 • 2、 先天禀赋——后天历练 • 3 、个人——时代(集体、祖国) • 4、 平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 (不溢美)
• 二 对作品艺术和社会功用的探究评价: • A 是否负面?(为人之常情、认知规律) B 是否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 1、联系文体特点(传记的真实性、文学性、 概括性、通俗性) • 2、联系文本主题分析(写作意图:塑造怎 样的人物) • 3、联系人物表现分析(如动作、语言、心 理等) • 总结:并未(这)给传主带来负面影响。 反而更有利(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1难点是探究题,最难之处是对传主的思想性格有 深入的理解,因而在平时阅读中培养个性化阅读 、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养成善于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及对传记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 判断的阅读习惯,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 阐发、评价和质疑,发展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才能提高对新题型 —— 探究题的应对能力。 2要整体意识。人物传记类问答题,都在题干上标 明要考生从“全文看”、“结合全文”、“联系 全文”等字样,这就说明,答案不再仅仅是从某一个 角度或者某一个段落去考虑了,而是着重整个文本 。涉及到了结构、思路、中心、
观点等具体考点
作文指导
北京卷——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材 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 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 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 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请自 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上海卷——上海的作文是给出了一 段文字:人们对于自己心灵中闪过 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 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 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取一个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辽宁卷——舞台上摆着一架钢琴, 琴键上洒满灯光,女钢琴家出现了, 衣着简朴。钢琴演奏不应该衣着华 美吗?人们不解地问女钢琴家。她 回答说:“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有人感慨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 人感到缺憾;有人想到了人生的不 同方面。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江西卷——围绕“你不要想着你 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 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 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 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 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作 文的主题跟音乐有关,字数200字 左右。
广东卷——阅读以下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 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 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 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 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 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 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此案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 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 定文体。2不少于800自。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陕西卷——陕西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 试卷给出的材料是: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 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 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 “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 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 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 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 感谢你!”
福建卷——福建今年高考语文作文 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冯骥才 一段话写成一篇作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 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 赛跑,是在
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 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 800字的作文。
山东卷——根据孙中山的一段话,自 行命题写作文。 “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 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 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 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自行 命题,题材不限。
重庆卷—— 材料内容为: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 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 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 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 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 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 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 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 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安徽: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有一处施工单位有一个不用的 施工梯放在路上,上面挂着警示语 “施工梯请注意安全!”一天有一 个人将警示牌更改为“不用时请将 梯子横着放!”……要求考生针对 以上材料发表自己的感想,自主命 题写作文。
四川:关于水的讨论——一则关于 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 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 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 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 材料的中心。它是你文章的灵魂。简单 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 论点,你所写的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尤其是写议论文时,对所给的材料还要 “非用不可”。材料作文一旦脱离了材 料或偏离较大,就是严重的跑题。 它新在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 思作文
做到“六个一”
1、一个好标题 2、一个好中心 3、一个好提纲 4、一个好开头 5、一个好结尾 6、一手好字
新材料作文写法五忌:
1、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2、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既然要求根据材料 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 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材料作文 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3、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 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或扩充。
1、坚持是永恒的主
题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听老师的话
篇三:人物传记和作文_34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
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作者认为把“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人间的仙女”“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这些称谓加在林徽因头上是不合适的,不够人性化。
B.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文化名人称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并为她倾倒,主要是因为她的美貌、才华和她追求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情怀。
C. 抗日战争期间,林徽因夫妇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困居偏远地区,但没有放弃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体现了对建筑艺术的执着精神。
D.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和家人并不看重这些,他们追求的是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E. 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灵活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再现了林徽因的真实形象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2) 为什么说“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3)相比张爱玲和林徽因,作者“觉得林可爱得多”,依据是什么?(6分)
(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
但没有鄙俗。”这句话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结合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审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神仙传授酿酒之法给两个凡人,叫他们选端午那天收割的稻子,与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水珠调和,注入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中,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这两个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总算找齐了所有的材料,把酒调和好并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注定的时刻。
终于等到第49天了。两人整夜都不敢有片刻休息,急切地等着鸡鸣的声音。第一遍鸡鸣后,过了很久,才响起了第二遍,其中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却惊呆了——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样酸,又像中药一般苦。
而另外一个,虽然打开盖子的欲望也让他按捺不住,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第三遍鸡鸣后打开陶瓮,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他终于喝到了甘醇的美酒。
人:事:理:
12(1)E3分,C2分,D1分(B不存在因果关系,范围扩大;A“不够人性化”理解不
准确;D“她和家人并不看重这些”文中没有交代。)
(2) ①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为人女) ②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操持事务。(为人母)
③ 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
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为人友)
④ 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
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人妇)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3)① 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
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② 林徽因利用家的沙龙,培育了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的璀璨群星。
③ 贫病交加的林徽因,辅助丈夫梁思成艰难完成巨著《中国建筑史》。林徽因和
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④ 张爱玲有才气,但她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
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让人容易接近。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
(4)【参考角度】
1、“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是对支撑林徽因与疾病斗争的精神的赞扬。(2
分)
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但她奇迹般的又活了十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魂。(3分)给我们的启示:战胜疾病需要一种精神,战胜困难需要一种精神激情。(3分)(意思对即可。)
2、“有贫困,但没有卑微”,这是对林徽因从容面对艰苦岁月的精神的赞扬。(2分)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一家颠沛流离,困居在偏远,贫病交加,没有怨言,靠典当从容度日。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3分)给我们的启示:物质的贫困不可怕,关键在于要有一种勇敢面对的态度。3分) (意思对即可。)
3、“有悲怆,但没有鄙俗”是对她人生短暂、命运多舛但顽强不屈精神的赞扬。(2分)
在51个人生岁月中,她从芳华绝代的才女,到多病缠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事务的主妇;从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云集的沙龙的女主人,到踩泥泞,乘驴车,于疾病斗争,靠典当度日,夫妻共度时艰、共撰巨著的顽强的女人,她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的心。(3分)给我们的启示:面对起伏的人生,始终要有一颗高尚的心。3分) (意思对即可。)
1.D(答非所问,本项说的是筷子的功能,并非筷子产生的原因。)
2.B(因果倒置,本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筷子的长度决定了桌子的规制。)
3.B(表述有误,与原文内容不符,将筷子插入供品,最初的目的并非“掌握时辰”或
“增添神秘感”)
篇四:传记作文导学案_600字
传记作文导学案主创人:王红伟使用人编号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自传文体特点,并学习写一篇自传。
2、认识自我,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难点:归纳自传写作要点。
三、教学过程
(一)1、导入
朗读范文写《我》记叙文,请同学提建议。(请同学们从文章体裁特点方面考虑)
2、引导:1)它是不是自传,什么是自传?
2)刚才文章写成了什么体裁的文章?
3)记叙文同传记间什么关系?
(二)研讨写法
1、我们明确了自传的概念和特点,请以此衡量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哪几篇是自传?
2、比较《鲁迅自传》一段和《毛泽东少年时代》一到三段。
1)这些段落在写作内容上有何共同点,均交代了哪些内容?
2)从中归纳自传开头可交代哪些内容?
3、而我们学过的自传都记了些什么事呢?
阅读《第一千个球》第一二部分。
1)贝利一生经历无数件事,为什么他单写这两件?
2)从中归纳自传写人记事时选材有何特点?
4、回顾《鲁迅自传》《毛泽东少年时代》两篇自传,它们以什么顺序结构文章,想一想这样安排为什么,这对我们写自传有何启发?
5、通过这几篇自传,看看作者均是如何结尾的?我们写自传应怎样结尾?
(三)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理清自传思路,收集整理素材。
(四)学生展示
(五)作业:概括课堂交流结果,写一篇自传。 要求:1、内容真实可信。
2、写出自己性特征和生活情趣。3、500字以上。
附板书:
写自传
顺序:一般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人物成长过程。 开头:
主要经历:1、成功经历
2、失败教训感动感激
3、兴奋喜悦重大影响
篇五:传记作文素材_11900字
从人物传记中整理的片段与节选:
物理学定律“错”了吗?
李政道颇有同感地说:“对,因为不管我们假定宇称是否守恒,都同样说明以往的实验事实。”整整一个夏天,两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所有的实验结果,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1956年10月,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了一篇题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问题》的论文。这篇后来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的论文指出:虽然在所有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证据是强有力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的证据一个也找不到。因此,可以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也许根本就不成立。不过,他们又谨慎地补充:因为目前我们关于奇异粒子的知识仍很缺乏,所以上述论证是不能认真对待的,倒不如把它看做是考查宇称守恒问题的一个推动力。
论文发表后,几乎没人相信他们不同寻常的大胆声明。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泡利在给一位朋友写信时说:“我已准备好了一大笔赌注,我敢打赌实验将获得对称的结果。”实验学家诺尔曼〃拉姆齐对费曼教授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宇称在衰变中是否不同。你是否愿意以一百元和一元跟我打赌?”费曼教授说:“不,但打五十元的赌我倒是情愿。”
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已成定论。李、杨的理论告诉人们:科学总是要前进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然而却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论。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该提到的是: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在衰变中观察到了宇称不守恒现象,因对宇称守恒定律深信不疑,以为实验出现误差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大物理学家朗道的研究生曾写了一篇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文章,被朗遭斥为“开玩笑”,这位研究生出于对朗道的崇拜而放弃了这一想法。
用于论证:勇于挑战权威等
用用于
用于论证:从基础做起、实践精神、传统与创新、坚持、博采众长等等
②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入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顷覆在及。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
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帅有志之士,连榷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凌。“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授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凌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兵折将,惨败而归。
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④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上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越出,远近的海水涮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瞑瞑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⑤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用于论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热爱祖国为祖国统一而奋斗终生、逆境与成功等
在中国,钱学森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科学精神,那就是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与探索,不为自己设置任何禁区。钱学森身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而只有完整全面地理解钱学森,才能体味他对中国的真正价值。
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他把对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和组织指挥“两弹一星”等重大科研工程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
钱学森开始审视中医,------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钱学森告别恩师冯·卡门,受到美国 的迫害,接受美国移民局的调查,他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千方百计地回到了祖国。
可论证:博学多才、兼容并包、热爱祖国、淡泊名利等
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神非常大的
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可论证:丰子恺的善良、爱惜生命、中国哲学与中国绘画的融合,以柔胜刚等
托尔斯泰传
罗曼·罗兰
一个世纪以前,在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曾经是照耀我们青年时代的最纯洁的光芒。在19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它是那抚慰人的星辰,它的目光吸引着、安抚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很多人认为托尔斯泰远远不止是一位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最好的朋友,是欧洲全部艺术中的唯一的真正的朋友。
托尔斯泰冷静地观察世界,他发出非难战争的呼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在这片繁星点缀的广袤天空下,人们难道不能安适地生活吗?他们在这里怎么会保存着凶狠、仇恨和毁灭同类的情感?人类心中所有恶的东西都应该在与大自然接触时消失掉,这是美与善的最直接的表现。”------
可论证:托尔斯泰的反战思想
另我们学过的一篇可论证:托尔斯泰的道德救赎、勇于抛弃自身的财富,出身贵族却亲身实践做农民等
在黄河岸边的郑州市,一座占地2106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校园里,有26000多名学子分别在52个专业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这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民办大学——黄河科技学院。 这座拥有8亿元固定资产的大学,国家从未有过投资。而拥有这一切的院长胡大白,20多年前还是病榻上的废人。
1981年,风华正茂的胡大白是母校郑州大学一名优秀讲师。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从胸闷气短中醒来的她马上意识到自己是煤气中毒。她挣扎着要去打开房门时,却碰翻了火炉„„滚烫的一大壶开水,使她成了一个重度烫伤面积达30%以上的病人。“我在病床上躺了3年,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读书和思考。”胡大白如今的回忆竟然带着几分眷恋。她说,“一番灵魂的挣扎之后,我想通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找到一个最适合于我能力、又是社会需要的事情做,我就会面对成功。办教育是我的强项,动乱十年的国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脑都没有问题,我能行!”
胡大白的同事们说,身为上亿元资产的拥有者,胡大白十分俭朴,一年四季,总是那几套毫不起眼的服装,如果不是她的气质言行,仅从外表,谁都会以为她是一位普通的城市妇女。“我爱节省,也不太讲究着。”听我夸她身上的开衫好看,胡大白柔柔地笑着说,“这是两件套,我花了200元在街上买的。”
“您平常总是这样安静吗?”
“我喜欢的状态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她说”,“我的静是休息,也是思考。有了充分的思考,才能够在处理具体工作的时候快速反应,高效运作。”看看她桌上厚厚一叠议案、建议,我想,如果没有平日深入一线的走访调研,没有长时间的深入思考,这些东西是不会有的。难能的是,当选人大代表18个年头,她总是如此。
宁静,却成就惊人事业;简洁,却又多彩——这就是胡大白。
可用于论证:身残志坚、做人低调、找准人生定位等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可论证:学识广博、热爱读书、淡泊名利等
德兰姆姆:德兰修女,又译为特雷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摘编自华姿《德兰修女传》)
如果一个病人需要安慰,姆姆可以长时间抱着他,不说一句话,直到他安宁为止。有一回,一位身份显赫的牧师来探望她,她正坐在一个垂危的病人身边,握着他的手,为他唱歌,为了安慰这个即将死去的病人,姆姆让那个远道而来的牧师等了一个小时。姆姆说:“爱不是赞助,而是要伸出你的手——我们的手何其温暖。”
身经百战的美国战地记者哈普来到加尔各答采访姆姆,姆姆正照料一个垂危病人。看到哈普,她行了一个礼,说:“我没有时间说话,先生。”哈普说:“你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您的工作吗?”姆姆停下手里的活,对哈普说:“这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去报道那些穷人吧。你只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穷人有多可爱、多伟大。”说完,姆姆朝另一个病人走去。这人腰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已经溃烂得生了蛆,病人突然呕吐起来,散发着强烈异味的的呕吐物喷在哈普脚上。哈普本能地挪开脚,惊恐得快晕过去了。他见过很多可怕场面,今天比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似乎更可怕。
很多人对姆姆说:“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甚至亿万计,你救得完吗?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姆姆说:“如果我不从街上救回第一个人,也就不会救回数亿万计的人,爱得从一个人开始。”姆姆选择为最卑微的穷人服务,拒绝使这种服务制度化、设施化。多年来,姆姆从不添置治疗方面的任何设备,姆姆认为:有了设施,就必然对病人作出选择,那些最有希望痊愈的病人,就会成为医院首选。在临终关怀院里,很多病人被多次收留,每一个再次被收留的人,修女们都以同样的热情、同情和耐心服侍他们。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人对姆姆的工作方式提出异议,甚至批评,但姆姆不为所动,她认为: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很深了。
德兰姆姆最可敬地方在于:始终坚信穷人是有尊严的,并且付出一生的艰苦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壳内,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姆姆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抱大爱去做些小事。”举世公认她是穷人之母。
可论证:爱心、尊重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心灵关怀最重要等
杰克〃伦敦的悲剧(有改动)
①①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
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然而,同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人的结局却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
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跻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
【注】①马克〃吐温(1835—1910),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幽默大师、著名演说家。他出身贫苦,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做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
可论证:艰苦奋斗、书籍的影响、人生的蜕变、极端个人主义等
如果只举一位恩师?——吴大猷。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答案。1945年春天,太阳旗还没有在神州大地倒下,日寇困兽犹斗,铤而走险,贵阳告急,内迁到那儿的浙大濒于瘫痪。该校物理系一年级学生、19岁的李政道转而投奔昆明西南联大,经吴大猷帮忙,插班读物理系二年级。一年后,又是经吴大猷的举荐,李政道被破格保送到美国深造。
而我的答案却是——束星北。
李政道进浙大,本来选择的是电机系,是束星北发现了他的数理天才,建议他改读物理系。因是之故,1972年,李政道赴美后首次重返故国,写信给束星北,说:“先生当年„„的教导,历历在念,而我的物理基础都是在浙大一年所建,此后的成就,归源都是受先生之益。”
如果只举一件礼品?——手稿。
称不守恒的问题,为此而做了大量的演算。演算的过程,也就是草稿,统统扔进了废纸篓。实验室有位有心人,他将李政道扔弃的草稿一一捡起来,保管好。1957年,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君就将他保存的李政道手稿赠给了美国物理学会,其中有一张,后来被采用为《今日物理》杂志的封面。
2006年6月,李政道把《今日物理》封面采用的那份手稿的复印件,以及他近期有关中微子研究的手稿,也是复印件,镶在了镜框里,郑重送给温家宝总理。
这大概是温总理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了。事后,他对别人说,这两份手稿,“代表着一位物理学家一生奋斗不息的精神。不管是从事理论物理研究,还是从事实验物理研究,没有这种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不了才。”
如果只举一句名言?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能否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可论证:选准专业方向、爱国、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等
我的徐州老乡、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把自己称为“苦学派”,穷一生的苦学来感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玄机,来描摹大干世界的神奇,来领略西方艺术的真谛,尽一生的实践“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最终成就中国二十世纪别具一格、别具神韵的李家山水,成为画史留名的一代宗师。
有趣的是,钱穆先生也被学界称为“苦学派”,钱先生虽然没有像可染先生那样临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但他的苦学似乎更贴切更苦涩。他幼时在乡村的油灯前面壁苦读。他以中学肄业的学历,逐步攀登中学、大学的讲坛,直至登上中国学术、世界讲坛的最高阶梯,那份苦心、苦功、苦情,凡人能知;他于陋室之中苦思、苦想、苦恋,甚至经常为没有资料可查、没有书籍可读而苦恼,那份煎熬几人能晓。难得的是,先生从苦中读出了乐,读出了志,读出了字字珠玑。
钱穆一生执着于中国历史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殚精竭虑。他始终坚定地认为,民族复兴、国运昌盛、社会和谐、人民乐业,必须依靠传统文化的力量,必须依靠民族精神的引导,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这种认识,导致他对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理论,不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东西,留在大陆接受这种理论的改造,必然要放弃先前的追求和主张,必然要放弃所持的民族文化立场,这是他不愿面对和接受的。白璧微瑕,大师认识上的局限与直白,让我们看到了他率真的一面,为我们消解遗憾找到了理由,也为我们解读他为何在大陆解放的前夜,而客居香港办学,最后客死台湾,找到了由头。
晚年的钱穆在怀旧与展望的时空里踽踽前行。和他同居一岛的余光中先生,早年以《乡愁》一诗名播海内外,他的“乡愁”在煎熬了近半个世纪后,终于有了登上大陆化解离愁的机会。而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之于钱穆先生,却只能梦里神游,魂里飞渡,乡愁至死未曾消融。他在《八十忆双亲》里,情真意笃,尽情怀恋和追忆早年时光;他在《丙寅新春看时局》等文章里,情系大陆,为两岸和平统一助威呐喊;他在最后完成的《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里,用毕生体悟,对“天人合一”提出新解,认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认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趋,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1990年8月30日,钱穆带着对故乡的依恋,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在台北无疾而终,享年96岁。1992年1月9日,钱穆的灵骨越过海峡,安葬在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苏州。
钱穆走了,他一生以历史人物为主要研究和著述对象,他最终也走进了这个不朽
的队列里。他用一千多万个汉字为中国文化划出了一道羌丽的钱氏弧线,一步一步地到达了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化峰顶,他是继朱子之后,又一位可以跨越时代、可以名垂思想文化史河的集大成者。
历史是生活的老师,文化是生活的情人。在这个世界上,人跳不出历史,更离不开文化。长寿的即使如同钱穆,也终究要沉睡于地下,但沉睡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化作一把黄土,从此无声无息;有的则结成思想和精神的颗粒,在岁月的留痕上,镌刻着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次觉醒。
2005年我专程来到苏州吴县西山俞家渡,拜谒钱穆先生的墓地。在西南太湖的这片浩淼烟波里,那块风景秀丽的石坡地成为钱穆先生魂归大陆的最后归宿。站在写有“无锡七房桥钱穆先生之墓”的墓碑前,千言万语竞不知从何说起。那就对钱先生的坟冢深深地叩个头吧,在我弯下身子的一刹那,我看到,那条从坟冢曼延开去的小路,宛如一条铺满鲜花的神道,从二十世纪一直通向先秦诸子。
(取材于胡正良《钱穆——一个历史世纪的文化背影》)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及其广泛,他的著作设计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竞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广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苦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
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决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选自《梁启超:趣味人生》,有删改)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可论证:屡败屡战的韧性、践实环保、社会责任感等
“力学之父”钱伟长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在苏州中学求学之时,钱伟长的父亲病逝,本来就家境贫寒的他,只能靠叔父(钱穆,著名学者)的接济才得以继续上学,因此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特别刻苦。除了白天抓紧时间学习之外,每天晚上学校熄灯以后,他还总要再自学两三个小时。钱伟长此后伴随一生的“开夜车”的习惯,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养成的。
1931年,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原本是要学习历史或者文学,因为这两科他的考分都是满分。钱伟长入学清华大学第二天,“九·一八事变”爆发。那年清华的物理系,因为“九·一八”,而变得十分的热门,新生中竟有五分之一的人想进物理系,但该系的名额只有十名,面对这些学生,系主任吴有训十分为难。
物理只考了5分的钱伟长也在其中。晚年他回忆,当自己从广播中听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是因为中国没有飞机大炮,打也是失败的论调时,就火了,“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学物理系,要造飞机大炮。
这个没有难倒钱伟长。刻苦学习本来就是他的习惯,从清华大学毕业时,钱伟长已经成为物理系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吴有训也非常器重他,还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为了国家的需要是钱伟长弃文从理的原因,也是他留洋求学的初衷。1940年1月,他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出发前,四叔钱穆特地从苏州赶到上海,为他送行,钱伟长告诉钱穆,出国绝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而是想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和钱伟长一起出国留学的学生,和他有着相同的想法,钱伟长后来回忆说,当时大家在甲板上都立下誓言,凡是每人出去所学的那门学科,回国后国家就不用再派人去留学了。
为国家学习的动力激励着钱伟长,入校第一天他就定下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因为他和导师辛吉不约而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于是他们立即合作,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被收录在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六十岁祝寿文集里。那部文集里,也收录了爱因斯坦的论文,钱伟长一举成名。
两年后,取得博士学位的钱伟长受冯·卡门邀请,到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之后,他又进入美国著名的喷气推进研究室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试验。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优越。
不过,当钱伟长听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立即决定回国。1946年,钱伟长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机械系的教授。同时他还在其他三所大学里兼职任教,几乎包下了这些学校物理系中所有的基础课程。
那个时候,教师的日子非常清苦,生下两个孩子之后,钱伟长不得不靠向同事借钱度日。1948年,他一度在当时尚未回国的钱学森的建议下萌生了举家移居美国的念头,他工作过的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一直期望他回去。最终,钱伟长没有离开。
之后一直到1949年的岁月里,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该班学员,日后大多成为中国从事力学研究科学的领军人物。钱伟长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便发端于此。
篇六:人物传记作文_400字
【人物传记作文】
哈哈,我利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读完了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鼎鼎大名的《三国演义》。当然,读完一本名著后,也有许多我喜欢的人物啦!嘿嘿,就让我一一介绍吧!
我最喜欢赵云,他字子龙,家乡在常山真定,乃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大将之一。他身长八尺,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有勇有谋,使一条长枪。在曹操与刘备的一次大战役中,刘备军大败。赵云保护着奄奄一息的阿斗,在曹营军中杀进杀出,屡破重围,砍倒大旗三面,夺武器三条。他作战勇猛,威名远扬,一生中有着许多辉煌事迹,打过许多胜仗。
其次,我喜欢姜维。他字伯约,使一条钢枪,文武双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大事就交给了姜维。他曾多次打败魏国大将邓艾等人。蜀国一天天衰落下来,姜维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挽回汉室(蜀国),自刎了。他生前屡建奇谋,可与诸葛亮媲美。
我还喜欢诸葛亮。他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三国中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干过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辅助刘备,常胜于敌人---魏国名将司马懿。但最终与敌对峙以久,不幸病死于五丈原。
我说得都是真的哟!若你不信,可以在《三国演义》里面查找哦!
篇七:传记写作_2500字通过你的传记,能让读者
• 把握基本事实, •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 判断。
传记的意义所在:
从传记中领悟人生的路程, 从传记中借鉴他人的人生经验, 从传记中了解人物的独特魅力,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 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 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 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 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1)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 (2)艺术地再现真实个体人物 (3)生平事迹、思想性格、伟大成就
“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 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资料全面 (2)人物的生卒年月。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真 传 实 记 性
丰富翔实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 事件。
代沟作文10篇作文50字
《代沟作文10篇》的作文为高三,体裁为其他,50字,由作者“sohoxiaoyin”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这篇《代沟作文10篇》作文!
的 特 点 文 学 性
材料来源可靠,有代表性
考虑作者与传主的关系,客观公允 合符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引用、描写、 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 对比 、 抑扬、 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衬托……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 传记文学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 (1)真实性:“其文直,其事核, 不虚美,不隐恶 。” • (2)文学性: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
–A、选材典型,详略得当。 –B、叙行录言,重视细节。 –C、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 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D、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 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 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 1.理清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 生经历; •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 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 3.形成作者的评论、思想,注意作者的 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 4.明确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 5.能够反映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 【总结归纳】 • 1.写人的文章应该怎么来写?
–细节与事件是最主要的元素。
• 2.写人的文章写作重点是什么?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塑造其形 象,来表现其人格魅力。 –表现手法:人物描写(外貌、语言、 行动、心理等)、白描、衬托、对比、 侧面描写等;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设问 等。
• 3.写人的文章一般可以有哪些手法?
• 熟悉传记文学的写法
– 从创作方法来说
,传记可分为历 史传记和文学传记。 – 文学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方式来 写作,即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人 物生平,以平实明快的叙述为主, 穿插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评说, 增加一点抒情和议论的色彩。
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突出人物性格,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使形象血肉丰满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 环境 烘 托 侧面描写 社会环境 他人 衬 托
细节描写作用
(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使人物 个性丰满、越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2) 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传记、小 说等都适用)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 (4)真实性。(传记适用)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 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 情作用。(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运用适当的表达技巧来突出传主形象
• • • • • • • (一)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1)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感情. (2)烘托传主的心情,表现传主 的性格. (3)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4)为内容或情节起铺垫作用. (二)运用对比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三)运用选材(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来塑造传 主形象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 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 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 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 做某些交代。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
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 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 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 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 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 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 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 • 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选材(事件)
①什么样的材料更符合主旨,更符 合作者的写作意图 ②更真实有说服力
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详写 读者陌生,不为人知 符合写作意图(主题) /突出传主性格 典型 略写 读者熟悉 不符合写作意图(主题) 不典型
引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 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 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此 外――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
烘托和丰富作品的思想精 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 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 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 力量。
4、一篇优秀的传记?
内容上: ①能够再现某人什么样的一生和什么样的伟大 人格,展现了什么样社会风貌等。 ②内容深刻真实,给人以深刻启示。 写法上: ①结构上,严谨流畅,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等。 ②语言上,富有情感和含蕴,表现力强,生动 形象等。 ③选材上,精当,说服力强等。
语言特色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 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表现了传主 或坦荡磊落,或谦逊谨慎的精神;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 然,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佩、赞许、肯定之 情。 诙谐幽默、平易晓畅、含蓄典雅、尖刻犀利、清 新明快、朴实无华
篇八:传记作用_7700字实用类文本(传记)考点分析
传记出题角度一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传主
人生经历、主要成就、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写什么”
信息筛选能力
人物形象
①抓文章中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②抓基本事实(主要事件)与细节。 ③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评
价
对传主进行评价以及获得的人生 启示
写什么
一、概括人物特点/文章内容要点
(考查筛选、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 典型问题: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请 各举一例。(4分) • 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物的特 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选文是从哪些方面写 托尔斯泰的眼睛,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 冼星海的音乐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请作简 要概括。 • 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 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 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理由是什么? 请你写出三点。
出题类型
1、从哪几个方面写人 2、概括传主的人生阶段 3、性格特点是什么 4、传主成为伟大的人物受了哪些方面 的影响/传主成功答案原因有哪些? 5、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 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 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 么?请简要分析。
1.从哪几个方面写人? 2.概括传主的人生阶段。
答题思路: (1)通读传记,大致把握篇章结构,划分内容层 次(时间顺序、抓重要词眼,如一些关联词,序数 词,“另外”等对切分结构有提示作用的词语) (2)分析并概括层次大意 如:[典例分析]P157《我所认识的梁漱溟》:作为 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 漱溟答案? 答案: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 识梁漱溟的。
•3.概况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题思路:通读文章,抓取主要事件、细节描写、 人物语言、动作、作者议论性话语。 注意:(1)应通读全文,从全文中找,不可只局 限于在某段落中找到一点或两点,尽量不遗漏要点。
(2)注意分值,本题通常放在第一题或第二题目, 分值是4或5分,要点一般不少于四点。
如:P152真题演练台第一篇《梁宗岱先生》第二 题:4、5、6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 的那些性格特点 ?
答案:有激情;执著;直率;严谨。
5.有何成就/传主成为伟大的人物受了哪些 方面的影响? 6.传主成功答案原因有哪些?
答题思路: 1、找准答题空间,分点概括 2、答个人成功原因一般要从客观和主观 两个角度考虑。
7.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 ‚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
这种看法是‚见 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 【信息空间】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①你们不要见识 短浅。②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 回到原文,寻找答题信息空间,筛选、 的人才。③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 概括。有些信息不在一起,则要通读全 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 文,圈出要点,整合。 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④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 过我的杰出学者呢?⑤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 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⑥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 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 ①②③④⑤⑥ • 答案: 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 平的人才; ②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 国外一流的研究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 ③一旦 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概括人物性格或表现 时代社会和经历 把握心路不可离 • 典型事件整理齐 关注细节不忘记 • 由表及里慢慢起 经历成就与品气
• 人物性格自然立 饱满全面惹人喜
传记命题角度二 (一)选 材
正面描写 1.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
怎 样 写 ” (三)篇章结构
(四)语言特色
(二)人物描写
“
2.修辞 引用、先抑后扬、衬托 3.表达方式
1.标题 2.整体
铺垫、伏笔、前后呼应、 3.局部 设置悬念、特殊句子
议论的作用
4.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平实、生动、诙谐、庄重、褒扬、冷静;人称
怎样写 二(1)、选材、篇章结构
• 1.文章结尾如果到‚(冼星海)于1945年 10月在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年仅40岁。‛ 处就结束,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原文 又增加了部分文字,试分析这样结尾在表 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 2.阅读③④⑤段,简要分析这些段落在选 材上有何特点? •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光和 小鸟,试简析这些景物的特点和作用。 P158《林徽因》 • 4.联系全文,请评析一下本文在写作方面 的艺术特色。《梵高》P155
出题类型
1、分析选材上有何特点 2、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艺 术特色上的特点。 3、文章线索/题目作用 4、开头结尾特色
知识点积累
• 选材角度: • 以小见大 叙议结合 欲扬先抑 • 详略得当 典型真实 • 正反对比 多角度刻画(血肉丰满)
• 效果: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丰满真 实 ),人物传记的真实性、生动性 , 对作者观点、文章主旨的作用
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 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
,则需浓墨 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 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 详写 读者陌生,不为人知 符合写作意图(主题)/突出传主性格 • 典型 • 略写 读者熟悉 • 不符合写作意图(主题) • 不典型
(二)篇章结构知识积累
1.标题
①从标题的风格考虑: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
含蓄隽永;
②标题的特点:是否运用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
③标题的作用:吸引读者关注、体现文章主旨,蕴含作
者的思想情感、展现文章的线索或概括文章的内容。
(二)篇章结构
2.局 部(段、句):
(1)铺垫:是指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
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传
主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
(2)伏笔:是指在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
件作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 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 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
情合理。
(二)篇章结构
2.局 部(段、句):
(3)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密,突出主题。
(4)设置悬念:使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5)特殊句子:
①文首句:照应标题;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埋
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中心)作铺垫;总领下文。 为下文铺垫。 ③文末句:照应开头或标题,使文章结构更严密;卒章
②文中句:前后照应;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开启下文;
显志,揭示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二)篇章结构
3. 叙述的顺序:
(1)顺叙: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
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2)倒叙: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
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3)插叙:可以帮助展开对主要事件的补充,或对人
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使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充实。
如:1.【典例分析】4《一代才女林徽因》 问: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光和 小鸟,试简析这些景物的特点和作用。
• 答: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阳光和小鸟,明艳的 阳光与欢快的小鸟,构成生命的色彩与活力。这 些景物描写不仅首尾照应,使得文章结构浑然一 体,而且烘托了文章主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躺 在病床上的林徽因看到窗外充满生机的景物,反 衬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结尾部分更为热烈 明快,充满诗意的景物描写,则是林徽因顽强与 命运抗争的礼赞。
2.【典例分析】P155《文森特 梵高》 问:联系全文,请评析一下本文在写作 方面的艺术特色。
• • • •
• 答: 1.脉络清晰的叙述 2.情感浓烈的语言(感染力、生动性) 3.生动形象的表达技巧(比喻---生动性) 4.富有含蕴的景物描写
二(2)、探究人物写法 考查文本特征、表现手法 (从人物描写角度出发)
• 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 本文传主是沈从文,可第五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 地描写一群孩子在沱江洗澡的情景?请结合全文 简要回答 • 文章开头三段介绍海外客家人爱国爱乡的传统, 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请分条简述。
出题类型
• 侧面描写的作用。 • 细节描写的作用。 • 引用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 本来写传主,为什么又写某某? • 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 详细记叙?
如:P160【典例分析】《黄侃先生二三事》 • 问: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 答:(1)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 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 • (2)体现传记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 (3)为了表达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 旨是刻画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自 然会选择一些妙文趣事来写。
注意
• 突出传记的真实性或生动性 • 凸显人物的真实和丰满(多面性) • 印证作者的观点,表达中心思想 记住一点:不管作者怎么写,一切 只为了表现人物、体现文本特征、作者 创作意图。
“怎样写”
(二)人物描写答题方法归纳: 1.表现手法 2.修辞 3.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
(二)人物描写
(1)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 态、肖像、心理)——直接表现传主形象,增强真 实性。
白描:语言凝练,人物描写更富神韵,可使人物 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真实。
• 细节描写: • ①通过人物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 形象。 • ②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人物的精 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人物的个 性特征。 • ③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人物 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 可读性和感染力。
1.表现手法 (2)侧面描写:
(二)人物描写
<1>环境(社会、自然)描写——①为塑造传主
形象提供背景; ② 揭示传主性格形成的原因;
③ 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④寄托传主的
思想感情,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2>其他人物(言行)——对比、衬托,突出传
主。
2.修 辞
(二)人物描写
(1)引用:可以表现人物形象,可以印证作者
的观点,可以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传
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①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
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
的风格。
②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 有可读性。 ③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 的观点,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2.修 辞
(二)人物描写
(2)先抑后扬: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传主形象
鲜明,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3)衬托:用其他人物或典型环境来衬托主要人物
(传主)形象。——突出强调表现的主体事物。
3.表达方式
(二)人物描写
表达方式:传记一般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或议 论或抒情。【关注事件的因果关系、作者的评论
、抒情,从中发现其对表现传主形象特点及意义
的作用。】
传记中议论部分的作用: 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评论性文字既 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4、语言特色
(二)语言特色
(1)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作用是
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使表
述更加简洁。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2)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形成一种面
使作者的态度更加鲜明,便于直接抒发某种感情。(3)
对面的交流或质问之势,使语言生动;在表情达意方面,
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作用是能比较
直接地展现传主丰富多彩的生活,并且更利于客观地对
传主进行评议。
传记命题角度三
“为什么要写”
1.探讨传主体现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多为探究题 “为什么要写”:
1.了解传主的人生观、价值观;
2.其价值观在当时社会的意义;
3.其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探究性试题观点从何而来?——从题干来。探究性试题的 题干会给我们暗示,一般说来,题干会暗示我们,观点有四种 类型: 1.唯一型。所谓唯一,就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 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 2.选一型。所谓选一,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 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 作答。 3.融合型。所谓融合,就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 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如: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 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6分)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天赋和后天的影响都十分重要。 (1分)邓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舞之母”,不仅因为她具有非凡的舞蹈 天赋——6岁自创舞蹈,开办舞蹈学校,且大受欢迎,(2分)而且环境对 她的影响也
十分重要——自由、不受拘束的家庭,培养了她追求本真、自 由的个性(或“受母亲叛逆性格的影响,使她敢于挑战传统的舞蹈形式”; 或“从小受母亲的艺术熏陶”),促使她不断追求,不断创新。(3分)
• [6分。观点1分,即肯定“天赋”、“后天的影响”或“天赋和 后天的影响同等重要”得1分;分析5分,其中“天赋”2分, “后天的影响”3分。答案分析合理即可。]】
• 4.自创型。所谓自创,就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 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 如: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可在这篇自 传中,巴金一再强调“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巴金为什么这样 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评价?说说你的理由。 • 参考答案一:我认为我们进行自我评价应该本着谦虚的态 度。巴金虽然创作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 成就,但他认为自己尚未达到一个文学家的高度,这种谦虚的 态度使巴金在文学的道路上越攀越高,成就了巴金的伟大。我 们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也应该本着谦虚的态度,不断激励自己继 续前进。 • 参考答案二:我认为我们进行自我评价应该实事求是。巴 金对自己进行的评价是建立在对自己清醒的认识的基础上的。 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自己50年的文学生活。准确的认识和评价 自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定位。
•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 •
•
揭示传主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
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
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切入口。 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 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 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
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
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 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
•
鉴此,‚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命题有 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做文章:
• 1、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
•
‚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等文本 虽然在写法上可以综合多种表现手法,但它们的 一大特点便是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 占有较大的比重。诸多事情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哪 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 命题者不会轻易放过。因此,这里面就有要善于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和蕴含着许多有待探究与 阐发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理性的认知去加以判断。
• 2、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文章
• ‚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 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 的考察。‚鉴赏评价‛层级中的‚对文本的某种 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层级中的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等都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思 考‛、‚判断‛、提出‚见解‛。
• 3、在贴近文本、整体感知上做文章
•
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探 究,都强调贴近文本,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 超越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适宜的。而整体感知, 说白了就是不要将文本的组成‚要件‛肢解,而 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读。
• (三)答题要领
• 这个考点要求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
• 1、有明确的观点。 •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 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 3、联系实际、放眼时代探讨文本价值。 • 4、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 研读《居里夫人自传》 后探究题答题思路。
补充:出题角度四、 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作用
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1、在文中传达重要信息,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 把握文章主旨的句子; 2、在文中有总起、过渡、总结作用的,或体现文章主 旨的句子; 3、内涵丰富或意思含蓄,需要仔细领会的句子; 4、句式特殊的句子,如倒装句、对称句、矛盾句等。 怎样分析重要的句子: (1)结构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要根 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 (2)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或蕴含某种深层含 义的句子。(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 (3)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帮助读者把握 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起始句、总结句、 过渡句、收束句等。(既要陈述内容作用又要明确 结构作用。) • (4)含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句子。 (点明修辞,明确作用。) • (5)具有警策作用的句子。文字简练,内涵丰富, 具有发人深思、动人心魄、催人奋起的作用,被广 泛引用的句子。(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哲理揭示 出来。) • (6)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在一定语境下产生临时意 义,容易被误解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 语境句意)
• 1.作者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个“注定为艺术而 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 • 2.文章第二段说“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帧家, 也被同行称为‘画痴’”,有何作用? • 3.文末说“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 中国绚丽至极又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什么?(
拓展提升4《李叔同的传奇人生》)
• 4.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 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出题类型
• 选择文中一句话: • 为什么这么说 • 依据什么得出的这个看法 • 内涵丰富 • 作用是什么 •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思路
• 1、关键词 2 、修辞 • 3、语境 4、主题 • 原则:立足于文本 • 如[典例分析]P155:作者为什么说:梵高 是一个‚注定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 己的人?‛ • 本题答案关键词是:注定、燃烧。
• 答案:梵高聪颖、敏锐,从小就现现出与世 俗为敌的极度真诚和狂热执着;梵高天性中 有太阳一样的激情,对太阳的极度痴迷;印 象主义对梵高的感召,使他心灵震颤,激情 燃烧;身体残疾及精神病的痛苦。
•2.P156文章第二段说‚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 帧家,也被同行称为‘画痴’‛,有何作用? •答:交代张守义先生书籍装帧家这一身份,说 明他痴迷于装帧;照应题目,引出下文。
篇九:人物传记~英文的作文_8600字
He is one of my friends.
He was born in Aug. 30th,1994 in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He is a boy with verities ofpersonality,such as introverted, open and bright, optimistic, strong ,careful and so on ,he can express all of them very well
He has a three—people family with many cousins aunts and uncles. Both of his parents are
teachers.And they once taught in the same school.
Dancing and singing were among his many accomplishments and His illustrious skills of playing
basketball also made him famous in our junior high school .
I learnt what is ―strong‖ from him.
At the last the sports meeting, he entered for 1800 meters to challenge himself. As the command come out , players Galloped away just like arrows . but it didn’t past long,and he was so tired that he had to breath hard. and everybody advised him:
I feel warm from him.
He is a warm—hearted person , and he always tries his best to help people . till now I still rember , that when we were on our school trip,I wore a pair of shoes, which are beautiful but not suitable for climbing mountains. As a result ,not only was I the last one to reach the top,but also I almost fall down from the mountain! But thanks to him,I finally got safe. During the trip, he patiently walked sometimes infrontof me,sometimes next to me, when we met steepy place.,he would went first and then held my hand to went through.
He is also a very funny person .
He seems to have magic, he can always make people all around him have a hearty laugh, not just because he's lovely smile, but also because he is so capable. How mach unhappy we even are ,but when we think of him ,there must be a sweet smile on our face. So we often say where he is where the laghter is.
That is my friend,a humoroussunnykindand strong boy.
Qu Yuan, born in the Xiling Gorge area of what is today western Hubei province, was a minister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state of Chu, descended from nobility and a champion of political loyalty and truth eager to maintain the Chu state's power. Qu Yuan advocated a policy of alliance with the other kingdoms of the period against the hegemonic Qin state, which threatened to dominate them all. Legend has it that the Chu king fe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ther corrupt, jealous ministers who slandered Qu Yuan and banished his most loyal counselors. It is said that Qu Yuan returned first to his family's home town. In his exile, he spent much of this time collecting legends and rearranging folk odes while travelling the countryside, producing some of the greatest poet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xpressing fervent love for his state and his deepest concerns for its future.
According to legend, his anxiety brought him to an increasingly troubled state of health; during his depression, he would often take walks near a certain well, during which he would look upon his reflection in the water and his own person, thin and gaunt. According to legend, this well became known as the
In 278 BC, learning of the capture of his country's capital, Ying, by General Bai Qi of the state of Qin, Qu Yuan is said to have written the lengthy poem of lamentation called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in modern world history, Mao is still a controversial figure today, over thirty years after his death. He is held in high regard in China where he is often
portrayed as a great revolutionary and strategist who eventually defeated Chiang Kai-shek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transformed the country into a major power through his policies. However, many of Mao's socio-political programs such as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re blamed by critics from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China for causing severe damage to the culture, society, economy and foreign relations of China, as well as enormous and unnecessary loss of lives, a peacetime death toll in the tens of millions.
Although still officially venerated in China, his influence has been largely overshadowed b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of Deng Xiaoping and other leaders since his death. Mao is also recognized as a poet and calligrapher.
My grandfather is very kind to me. He loves me very much. I am the apple of his eye, but when it comes to my study he is very strict. Every day he spends more than one hour examining my homework. With his help, I have been doing well in my studies.
My grandfather is also warm-hearted to his neighbors and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them. One day, a girl who is one of his neighbors injured her leg carelessly. My grandfather took the girl to the hospital at once and paid the fees with his own savings.
My grandfather is a kind and easy-going man, but now he is living in another city with my aunt. We all miss him very much and I hope that I can go to visit him soon.
姥爷很疼爱我。”他也非常喜欢我,把我视为掌上明珠。但一说到学习,他就对我极其严厉。每天他都要花一个多小时检查我的作业。在他的帮助下,我的学习一直非常好。
姥爷对邻居也很热心,他总是乐于助人。一天,邻家的女孩不慎伤了腿,姥爷马上带她去医院,并用自己的积蓄帮她支付药费。
姥爷是一个热心随和的人。现在他和我阿姨住在另一个城市。我们都很想他,我希望不久就能见到他。My grandfather is in his seventies now. He is a kind and warm-hearted old man.
He used to live with my family. At that time he always spent more than one hour examining my homework every day. When I was ill, he took good care of me. He showed great concern.
Grandfather is very warm-hearted to his neighbors and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them. One day, a girl who is one of his neighbors injured her leg carelessly. My grandfather took her to the hospital at once and paid the
fees with his own savings.
Now my grandfather is living in another city with my aunt. My parents and I all miss him very much. And I hope that I can go to visit him soon.
我姥爷70多岁了,他是一位和蔼、热心的老人。
他过去和我们一起住。那段日子里,他每天都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检查我的功课。在我生病时,细心照料我。他非常疼爱我。
姥爷对邻居们也很热心,总是乐于助人。一天,邻居家的女孩不慎摔伤了腿,姥爷马上带她到医院去,并用自己的积蓄帮她支付药费。
现在姥爷和我阿姨一起住在另一个城市。我和爸爸妈妈都很想他。我希望不久就能见到他。 4、介绍兵坛名将(邓亚萍)
Deng Yaping, 28, from Henan Province, is a talented woman player f table tennis. She was the table tennis champion of the 1 l th Asian Games nd the 41st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 And in the 25th Olympic ames she won two gold medals. Why can she make such brilliant chievements with the disadvantage of her Short figure? Her hard work and etermination to succeed helped her to overcome many disadvantages. At the age of 4, she began to play table tenn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er father. When she was 8, she won the championship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of the amateur sports school. In 1988 she became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Training Team. On her way to success, she proved that height was nothing and hard work was everything.
邓亚萍,女,28岁,河南人,一位杰出的乒乓球运动员。她分别在11届亚运会和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冠军,并在25后奥运会中获得两枚金牌。为什么她能在个子不高的状况下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是她的勤奋和决心弥补了她的缺陷,指引她走向功。4岁时,她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打乒乓球;8岁时就夺得业余体校全国冠军;1998年,成为国家集训队员。在成功的路上,她向我们证明了:个子矮小并不重要,勤奋才是成功的关键。
Deng Yaping, 28, is a world-famous woman player of table tennis.She comes from Henan Province. At the age of 4, she began to play ping-pong under her father's instructions. When she was 8 years old, she won the championship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of the amateur sports school. In 1988 she entered the National Training Team. After that she won medals one after another, including gold medals in the 1 l th Asian Games'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 and the 41st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 and two gold medals in the 25th Olympic Games. Is she born a table tennis player? No. She is only 1.5 meters in height, which is her disadvantage. However, she overcame it by hard work and perservance.Her success prove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邓亚萍,女,28岁,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河南人。4岁时,在父亲指导下开始打乒乓球。8岁时,
获得业余体校全国冠军。1988年进入国家集训队,之后获得了一枚又一枚的奖牌。其中包括:11后亚运会冠军,41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及25届奥运会金牌2枚。邓亚萍天生扰是乒乓球运动员吗?不。她身高只有1.5米,这对她非常不利。然而,她靠勤奋和毅力克服了这些不利因素。她的成功证明.有志者事竟成。
5、介绍妈妈的XX
My mother has a pair of keen eyes which can speak. With her eyes,she observed my mood, gave me courage and made me strong. Therefore, I could face difficulties.
When I was a baby learning to walk, my mother always lent me a hand and encouraged me to get up while I fell down. As I finally threw myself into her arms, her eyes smiled with praise. Later as I grew up, I met with more difficulties. But whenever I was frustrated, my mother's eyes always
gave me hope and encouragement. Once I failed in exams, my mother encouraged me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Instead of blaming me she pushed me to do better. At last I overcame the difficulty. Now I have grown up and become more independent, but whenever I come across setbacks, my mother's eyes are always with me encouraging me wherever I go.
我母亲有一双敏锐的、会说话的眼睛。那双眼睛能洞察我的心情,给我鼓励,促我坚强,因此我能面对一切困难。
孩提学步时,妈妈总是帮助我,鼓励我摔倒了就爬起来。最后我晃晃悠悠地扑进她怀抱时,她的双眼充满了赞扬之情。成长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灰心失望时,妈妈的双眼总给我以希望和鼓励。一次我考试不及格,妈妈没有责备我,而是鼓励我找出原因,提高我的成绩。最后我终于度过了难关。现在,我长大了,不用再让她操心了。但每当遇到挫折时,妈妈的眼睛总是伴随着我,给我鼓励
篇十:人物传记~英文的作文_1700字
He is one of my friends.
He was born in Aug. 30th,1994 in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He is a boy with verities ofpersonality,such as introverted, open and bright, optimistic, strong ,careful and so on ,he can express all of them very well
He has a three—people family with many cousins aunts and uncles. Both of his parents are teachers.And they once taught in the same school.
Dancing and singing were among his many accomplishments and His illustrious skills of playing basketball also made him famous in our junior high school .
I learnt what is “strong” from him.
At the last the sports meeting, he entered for 1800 meters to challenge himself. As the command come out , players Galloped away just like arrows . but it didn’t past long,and he was so tired that he had to breath hard. and everybody advised him:
will fall down!
I feel warm from him.
He is a warm—hearted person , and he always tries his best to help people . till now I still rember , that when we were on our school trip,I wore a pair of shoes, which are beautiful but not suitable for climbing mountains. As a result ,not only was I the last one to reach the top,but also I almost fall down from the mountain! But thanks to him,I finally got safe. During the trip, he patiently walked sometimes infrontof me,sometimes next to me, when we met steepy place.,he would went first and then held my hand to went through.
He is also a very funny person .
He seems to have magic, he can always make people all around him have a hearty laugh, not just because he's lovely smile, but also because he is so capable. How mach unhappy we even
are ,but when we think of him ,there must be a sweet smile on our face. So we often say where he is where the laghter is.
That is my friend,a humoroussunnykindand strong boy.
高一作文大全10篇作文2000字
篇一:高考作文素材大全(一)_8000字1、金钱价值在于使用方法汽车大王福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但他却很少捐款。他顽固地认为,金钱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使用方法。他最担心的就是。
高二英语作文10篇作文600字
篇一:高二英语作文_5500字高二作文张海英2013.1.231、根据下面的英语提示,结合自己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谈谈实施急救的重要性,用英语写一篇短文。Accidents may happen at a。
中学生中考作文10篇作文2000字
篇一:中学生作文思考_2300字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观察中学生写作,主要包括他们目前的写作水平,存在的写作问题,如何训练写作。借此思考中学生关于语文学习存在的不足,如何提高写作。
以上就是高中三年级高三优秀作文《传记作文10篇作文600字》全部内容,关注本站每天分享更多优秀作文范文,作文素材,好词好句素材!
来源链接:www.76edu.com 其乐教育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文艺晚会策划方案10篇作文1200字
《文艺晚会策划方案10篇》的作文为高三,体裁为其他,1200字,由作者“zbwh”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这篇《文艺晚会策划方案10篇》作文!
查看更多有关于 #传记作文10篇#高三作文#600字作文#其他作文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传记作文10篇作文600字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tongyang2007.com/101385.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作文素材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如果作文素材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联系我们345424724艾特qq.com(艾特更换为@就是邮箱),我将3个工作日内为您处理。
- 最新文章
-
-
《以天空为话题的作文800字》高中一年级议论文共702字数
小学时候,因为我们彼此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经常勉励对方,使对方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即便我们成了对手,也是如同往日,互...
-
《活着的散文》高中三年级散文写作共533字数
我最近纳闷和思索的事是怎样证明我是一个人,一个活着的人。可是我发现我所知晓的知识不足以表达解释回答我自己的问题。所以有时...
-
传记作文10篇作文600字
《传记作文10篇》的作文为高三,体裁为其他,600字,由作者“inspector”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这篇《传记...
-
我们这群年轻人作文100字
《我们这群年轻人》的作文为高三,体裁为抒情,100字,由作者“277615446”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这篇《我们...
-
《我的网课生活作文800字》高中一年级续写改写共853字数
“网课快开始喽!”我坐在电脑屏幕前焦急地等待着,桌上早已放好了书本、笔记本。哎!今年春季我们坐在教室上学的权利竟被可恶的...
-
- 热门文章
-
-
母亲作文300字
《母亲》的作文为高二,体裁为抒情,300字,由作者“cstd2013”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这篇《母亲》作文!...
-
风湿透的记忆作文400字
《风湿透的记忆》的作文为高二,体裁为日记,400字,由作者“杜民伟235”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这篇《风湿透的记忆...
-
《公安机关警示教育心得体会2025警察(精选3篇)》高中二年级话题作文共3873字数
公安机关警示教育心得体会2025警察,制度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我们发...
-
隐形的翅膀作文500字
《隐形的翅膀》的作文为高二,体裁为抒情,500字,由作者“foreverjing_0216”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
《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模板6篇》高中三年级周记作文共16874字数
法治建设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一定阶级范围内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下面是小编给大...
-
- 控制面板
- 最近发表
- 最新留言
-
- 标签列表
-
- 跳绳比赛作文600字 (2)
- 小学一年级作文400字 (2)
- 北京游记作文500字 (2)
- 下雨了作文300字 (2)
- 下雨了作文200字 (3)
- 下雨了作文350字 (2)
- 指南针作文100字 (2)
- 我家的小白兔作文300字 (2)
- 可爱的春天作文500字 (2)
- 有趣的一天作文500字 (2)
- 妈妈 (13)
- 介绍自己的作文400字 (2)
- 一年级作文 (5)
-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500字 (2)
- 一年级的作文500字 (2)
- 难忘的一次经历作文600字 (2)
-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600字 (2)
- 学习习惯作文800字 (2)
- 哦 (5)
- 家乡的小河作文800字 (2)
- 高中中秋节作文800字 (3)
- 老师 (4)
- 小朋友 (4)
- 游记作文500字 (3)
- 游记作文800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