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素材 > 正文

成语故事写作素材:三寸不烂之舌的成语故事

作文素材网 发布于2025-09-04 12:15:58 作文素材 13 次

本篇写作技巧文章《成语故事写作素材:三寸不烂之舌的成语故事》由其乐教育网整理发布,其乐教育分享小初高语数英及全科学习资料和视频教材免费分享下载!

导语:三寸不烂之舌比喻嘴巴能说会道口才好,善于应付他人的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汉字书写】:三寸不烂之舌

  【汉语注音】: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宾语;中性成语;比喻嘴巴能说会道口才好,善于应付他人的嘴。可活用作“三寸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的意思】:舌:指口才;形容一个人的口才非才好,能言善辩。

  【三寸不烂之舌的近义词】:巧舌如簧、伶牙俐齿、口若悬河、三寸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的反义词】:笨嘴拙舌、拙口钝腮;

【三寸不烂之舌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军了部队把赵国都城邯郸层层包围了起来,当时的形势对赵国来说显得十分不利。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带着他的二十位门客急匆匆地赶到了楚国,希望楚国能够出兵援助赵国度过这个难关。起初楚国并不同意出兵,后来平原君有一位门客毛遂自荐去劝谏楚王。由于毛遂对局势的分析非常透彻,又能说会道,他把出兵援赵对楚国的利与弊解说得头头是道,最后终于说动了楚王,双方正式签订了结盟誓约。这样的结果让平原君异常高兴,他对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毛遂称赞有加。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平原君所说的话:“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三寸不烂之舌例句】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三:“他准备拿出浑身的本事,凭他三寸不烂之舌要挽回这个不妙的局势。”

【三寸不烂之舌造句】

她夫妻二人从单位停薪留职出来同甘共苦闯天下,能够成功都是凭借那三寸不烂之舌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一年一度学校举行的辩论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从容不迫地应对着对方辩友提出的问题。

成语故事写作素材:成语故事:魑魅魍魉

好学生作文网是一款学习类产品,网站集合各类优秀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原创作文等作文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好学生作文网(hxszww.com)中学习到作文的写作技巧、查找作文素材、与其他学生进行创作交流等,好学生作文APP可以方便同学们进行参考学习,注册账户进行创作、对其他文章进行评论!!!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成语故事写作素材:三寸不烂之舌的成语故事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tongyang2007.com/152113.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作文素材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如果作文素材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联系我们345424724艾特qq.com(艾特更换为@就是邮箱),我将3个工作日内为您处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