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素材 > 正文

成语故事写作素材:关于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

作文素材网 发布于2025-05-19 19:44:46 作文素材 1 次

本篇写作技巧文章《成语故事写作素材:关于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由其乐教育网整理发布,其乐教育分享小初高语数英及全科学习资料和视频教材免费分享下载!

导语:囫囵吞枣,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成语故事囫囵吞枣,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成语故事:囫囵吞枣

【词目】囫囵吞枣

【拼音】húlúntūnzǎo

【基本解释】囫囵:指整个儿的东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相关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

【同韵词】阖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结构】偏正式。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偏重于不求甚解。

【英译】

1.toswallowdateswhole;

2.tolapupinformationwithoutdigestingit;

3.toreadwithoutcomprehension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1]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译文】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死心眼的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故事】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的书,懂得许多的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万分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整个吞下去,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说完便拿起一个大枣放在嘴里,囫囵着吞了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

【寓意】

“囫囵吞枣”的故事让我们感到可笑,它告诉我们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真学习,从实际出发,仔细分析,充分理解,实事求是,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

成语故事写作素材:以卵击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好学生作文网是一款学习类产品,网站集合各类优秀作文、高考满分作文、原创作文等作文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好学生作文网(hxszww.com)中学习到作文的写作技巧、查找作文素材、与其他学生进行创作交流等,好学生作文APP可以方便同学们进行参考学习,注册账户进行创作、对其他文章进行评论!!!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成语故事写作素材:关于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s://tongyang2007.com/149654.html

郑重声明:
本站所有作文素材均由互联网收集整理、网友上传,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与商业用途。
如果作文素材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发邮件联系我们345424724艾特qq.com(艾特更换为@就是邮箱),我将3个工作日内为您处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友情链接